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理工论文》采用高性能水泥基粘结剂的钢-UHPC组合板界面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采用高性能水泥基粘结剂的钢-UHPC组合板界面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理工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2-05-13 08:15

  摘要:为探究高性能水泥基粘结剂(HPCA)作为钢-UHPC 组合板粘结剂的可能性,以粘结剂种类、龄期、温度和粘结面积作为参数,开展了 24 个水泥基粘结剂连接的钢-UHPC 组合板的界面抗剪试验,分析各参数对粘结界面的破坏模式、抗剪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采用高性能水泥基粘结剂试件主要发生粘结层内聚破坏(B 类破坏),采用普通水泥基粘结剂(NCA)试件发生粘结层和 UHPC 板界面脱粘破坏(C 类破坏),NCA 的抗剪粘结强度仅为 HPCA 的 47.9%;在高温条件下,HPCA 的抗剪粘结强度降幅为 40%~60%,但仍超过 1.0 MPa;龄期对抗剪粘结强度影响较大,当龄期从 7d 增加至 28d 和 90d 时,HPCA 的抗剪粘结强度分别提高了 29.2%和 38.1%,且相应的材料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 32.8%和 35.2%,二者提高幅度相当,表明抗剪粘结强度与材料抗折强度有较强的相关性;抗剪粘结强度受粘结面积的影响较小,当粘结面积从 100cm2 减小至 75cm2 和 50cm2 时,抗剪粘结强度分别增高了 3.1%和 8.4%。最后结合试验数据,建立了 HPCA 的抗剪粘结强度的预测公式。

采用高性能水泥基粘结剂的钢-UHPC组合板界面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关键字:钢-UHPC 组合板;高性能;水泥基粘结剂;高温;龄期;抗剪粘结强度

  0 引 言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多采用栓钉作为柔性连接件,来实现两者的共同作用[1]。然而,它施工所需的人工费用高,受力性能受栓钉焊接残余应力、应力集中等影响[2,3]。用粘结剂连接,施工快捷、人工费用低,钢与混凝土之间传力连续,无焊接残余应力、应力集中等现象[4,5]。常用的粘结剂有环氧树脂胶和水泥基粘结剂二大类。环氧树脂胶在固结后具有极好的粘结性能,已开展较多的抗剪推出试验[6-9],试件破坏均为界面脱粘、脆性破坏,设计中需采用较大的安全储备。环氧树脂胶在一些装配式桥梁中已得到应用。例如,德国的 Gärtnerplatz 人行桥[10]采用环氧树脂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预制板和钢连接成组合桁梁。另外,在钢桥面板中,已开展了采用预制 UHPC 板通过环氧树脂胶粘结于钢桥面板的试设计、抗剪、拉抗受力性能等研究,为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9,11]。预制 UHPC 板间通常设置湿接缝(通过栓钉与钢板连接)来增强侧面连接性能。但是环氧树脂粘结强度偏大,与湿接缝内栓钉组合抗剪时,存在两者的抗剪刚度和滑移变形不匹配的问题[9]。

  尽管水泥基粘结剂粘结强度低于环氧树脂胶,用于混凝土结构粘结时,与混凝土材料性能相近,受力与变形协调好[12,13]。法国 Lllzach 桥[14-16]在对钢桥面铺装翻修时,采用水泥基粘结剂与栓钉作为组合连接件,将预制 UHPC 板与钢桥面板组合在一起。由于其采用的是普通水泥基粘结剂( Normal Cement-based Adhesive,NCA)粘结性能较差,仅作为垫平层,因此抗剪承载力主要由栓钉提供。

  为此,本文作者提出采用高性能水泥基粘结剂(High Performance Cement-based Adhesive,HPCA)与栓钉组合连接 UHPC 预制板与钢板的设想。 HPCA 是一种采用活性矿物掺合料改性的水泥基粘结剂,其制备原理与超高性能砂浆(Ultra-High Performance Mortar,UHPM)[17]和 UHPC 相似[18,19]。为探究 HPCA 的后续研究和将来的应用打下基础,本文对采用 HPCA 粘结的钢-UHPC 组合板开展推出试验,试验参数为粘结剂种类、温度、粘结面积以及龄期。通过试验,揭示各参数对粘结界面破坏形式、抗剪粘结强度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分析并建立抗剪粘结强度预测公式。

  1 试验设计

  1.1 试件

  试件由表面喷砂处理过的 Q345 钢板、预制 UHPC 板以及粘结剂组成,如图 1 所示。钢板尺寸为 110mm×100mm×10 mm,预制 UHPC 板尺寸 110mm×100mm×40mm。鉴于钢桥面的环氧防水层厚度一般为 2mm,且考虑到预制桥面板表面不平整,为此将粘结剂厚度控制在 3mm。试验的主要参数有 4 个,即粘结剂种类、龄期、温度、粘结面积,每个参数各有 2 个变化量,共有 8 个不同参数的试件,见表 1。

  设置粘结剂种类组是为了对比了 HPCA 和 NCA 两种水泥基粘结剂的粘结性能。龄期的参数为粘结剂 7d 和 90d 龄期,以考察粘结剂在不同龄期下的粘结性能。温度参数设置了长期和短期高温组,以考察粘结剂在高温条件下的粘结性能。在夏季高温时,由于钢桥良好的导热性能,桥面板、桥面铺装体系会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文献[20]认为可将 70℃作为钢桥面粘结剂的正常使用高温标准;此外,有分析结果表明桥面沥青铺装时 UHPC 板底在短时间内最高可升至 89℃[21]。本试验中的长期高温试件,当试件自然养护至 28d 以后,放入设置温度为 7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直到龄期达 90 d 后进行试验加载。对于短期高温试件,养护后放入设置温度为 100℃的烘箱内,保温 4 小时后进行加载。文献[21]开展了采用环氧树脂粘结的钢-UHPC 组合构件推出试验,结果表明当粘结面积由 100cm2 分别降低至75cm2和50cm2时,粘结强度分别提高了11.8% 和 25.8%,存在尺寸效应,因此本试验同样也设计了不同粘结面积的试件。

  试件编号按照“粘结剂种类(A 表示 HPCA, *A 表示 NCA)-龄期-温度-粘结面积”顺序命名。以 A28-25-100 为例,它表示粘结剂种类为 HPCA,龄期为28天,环境温度为25℃,粘结面积为100cm2。

  考虑到粘结剂试件的离散性较大,同一参数的试件各制作 3 个,共计 24 个试件。表 1 还给出了各参数试件的破坏荷载、粘结强度、破坏模式以及平均粘结强度,便于后文分析。抗剪粘结强度按照式(1)进行计算。

  1.2 材料性能

  HPCA 中水泥、硅灰、集料和减水剂的质量比为 1:0.3:1.2:0.025[22],NCA 中水泥、河砂的质量比为 1:4.56,均采用自然养护。HPCA 和 NCA 和的材料性能详见表 2,依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70-2009)[23]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1999)[24]分别对稠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进行测试,并参考文献[22]制作尺寸为 70mm×70mm×210mm 的棱柱体来测试弹性模量。 UHPC 中水泥:硅灰:集料:减水剂=1:0.3: 1.17:0.025,掺有 2%钢纤维,采用蒸汽养护。UHPC 的抗压强度为 169.5MPa,抗拉强度为 10.1MPa,弹性模量为 46.5GPa 。 Q345 钢 板 的屈 服 强 度 为 398.5MPa,弹性模量为 206.0GPa。

  1.3 试件制作与加载

  试件的主要制作过程:(1)在每块钢板(养护好后的 UHPC 板)的一面,距板长边 10mm 处划一条与板边平行的参照线,确保两块板可以错开 10mm,并在钢板表面上的 4 个角固定用于控制粘结层厚度的微小垫块;(2)对 UHPC 板表面进行湿润;(3)将拌和好的粘结剂涂抹在钢板表面,中心高度略高于设定的粘结层高度;(4)将 UHPC 板盖在粘结层后,用橡胶锤敲打 UHPC 板表面,使多余粘结剂溢出;(5)控制钢板和 UHPC 板的边缘对齐后,在试件上施加重物;(6)自然养护到规定龄期后,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再进行加载。

  试件用抗剪粘结强度试验专用的夹具固定试件,并进行对中。试验采用 300kN 的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如图 2 所示。试验加载速度为 0.5mm/min,匀速加载试件直至破坏,记录最大荷载。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试验结果.

  参考文献[26],将试件的破坏模式分为 A、B、 C 三类:(1)钢-粘结层间的界面脱黏破坏(A 类),如图 3(a)所示;(2)粘结层内聚破坏(B 类),如图 3(b)所示;(3)UHPC-粘结层间的界面脱黏破坏(C 类),如图 3(c 和 d)所示,而且粘结层内的骨料颗粒被剥离出粘附在 UHPC 板表面。各试件的破坏模式列于表 1 的最后一列。表中同时列有 2 类破坏模式的是指同一参数的三个试件出现了 2 类破坏模式。

  由表 1 可知,对于采用 NCA 的试件,均发生 C 类破坏;对于采用 HPCA 的试件包含上述 3 类破坏, A 类破坏模式仅出现在长期高温的 A90-70-100 三个试件的 1 个试件中;发生 B 类破坏模式的试件共有 11 个,占比 52.4%;C 类破坏共有 9 个,占比 42.8%。

  图 4 给出各参数试件的抗剪粘结强度试验结果对比。各试件的具体强度值见表 1。参数对比中,除表 1 的直接参数组中的试件外,还将其余组中可供对比的试件加入,以扩大参数对比的范围。具体分析见第 2.2 节。

  2.2 参数分析

  2.2.1 粘结剂种类影响

  从试验参数来看,粘结剂的种类不同,破坏模式也不同。第一组参数中,采用 HPCA 的 3 个试件均为 B 类破坏,而采用 NCA 的 3 个试件均发生 C 类破坏。由于 HPCA 与 UHPC 的界面粘结力大于 NCA 与 UHPC 的,但是 HPCA 的自身强度不足以支撑界面粘结力,导致 HPCA 的试件发生 B 类破坏。

  图 4(a)对比的试件有 2 个,即第一组的粘结剂为 HPCA 和 NCA 的 2 个试件。另外,还对比了 HPCA 和 NCA 的抗折强度。可知,采用 HPCA 的试件比采用 NCA 的提高了 108.8%,HPCA 的抗折强度比 NCA 的提高了 90.8%。可见,随着粘结材料的抗折强度的提高,抗剪粘结强度也相应提高。

  2.2.2 龄期影响第二组参数中,不同龄期试件发生的破坏模式有 B 和 C 类,其中 7d 龄期的 3 个试件中,1 个试件发生 B 类破坏,抗剪粘结强度为 2.30MPa,其余 2 个发生 C 类破坏,抗剪粘结强度分别为 2.07MPa 和 1.77MPa;90d 龄期的 3 个试件中,2 个试件发生 B类破坏,抗剪粘结强度分别为2.91MPa和2.67MPa,其余 1 个发生 C 类破坏,但抗剪粘结强度仅为 1.35MPa,由于该试件的强度不到其余试件的 85%,需被剔除。结合 28d 龄期的试件均发生 B 类破坏可知,随着龄期的增长,试件的破坏模式由 C 类破坏转为 B 类破坏。

  图 4(b)对比的试件有 3 个,在第 2 组的龄期为 7d 和 90d 的 2 个试件基础上,加入第 1 组 A28- 25-100 试件(28d 龄期),形成 7d、28d 和 90d 共三组龄期的对比。另外,还对比了不同龄期下 HPCA 的抗折强度。可知,28d 和 90d 试件的抗剪粘结强度比 7d 的,分别提高了 29.2%和 38.1%,材料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 32.8%和 35.2%,二者提高幅度相当,表明抗剪粘结强度与材料抗折强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同时,二种强度均呈现出早期发展快(7d~28d)、 28d 后(28d~90d)基本稳定的特点。在早期,随着龄期增加,HPCA 内部的胶凝材料水化程度逐渐增大,其自身强度不断增大,抗剪粘结强度也不断增大。当龄期达到 28d 时,HPCA 内部水化基本完成,自身强度变化幅度不大[26],抗剪粘结强度也相对稳定。

  2.2.3 温度影响

  第三组参数中,A90-70-100 三个试件中,1 个试件发生 A 类破坏,抗剪粘结强度为 1.14MPa,其余2个发生C类破坏,抗剪粘结强度分别为1.03MPa 和 0.61MPa(该试件的强度不到其余试件的 85%,需被剔除)。而 A28-100-100 三个试件均发生 C 类破坏,但是在相同龄期下的常温试件发生的是 B 类破坏。

  图 4(c)将 3 组的 2 个试件,分别与第 2 组和第 1 组的 A90-25-100 试件和 A28-25-100 试件,构成了二对不同龄期下不同温度条件的试件组。第一对比组的龄期为 28d,100℃短期高温条件,A28-100- 100 的抗剪粘结强度为 1.52MPa,仅为 25℃常温养护的 A28-25-100 试件的 2.61MPa 的 58.2%。第二对比组的龄为期 90d,70℃长期高温条件,A90-70-100 的抗剪粘结强度为 1.09MPa,仅为 25℃常温养护的 A90-25-100 试件的 2.79MPa 的 39.1%。说明不论是 28d 还是 90d 龄期,短期(100℃)或长期高温(70℃)条件下,HPCA 的抗剪粘结强度均会降低。

  相关知识推荐:论文写好了怎么选择合适的刊物

  由于烘箱模拟的是零湿度的高温环境,而在该环境条件下会加剧 HPCA 的干燥收缩,会在 HPCA 和预制 UHPC 板界面产生微裂缝[27,28],从而易发生两界面间的脱粘破坏,抗剪粘结强度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在极端的零湿度的高温环境,HPCA 的抗剪粘结强度仍超过 1.0MPa,可见 HPCA 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2.2.4 粘结面积影响

  第四组参数中,粘结面积为 75cm2 的试件均发生 B 类破坏,粘结面积为 50cm2 的 3 个试件中,2 个试件发生 B 类破坏,抗剪粘结强度分别为 2.82MPa 和 2.84MPa,其余 1 个发生 C 类破坏,但抗剪粘结强度仅为 1.22MPa,由于该试件的强度不到其余试件的 85%,需被剔除。

  图 4(d)对比的试件有 3 个,在第 4 组的粘结面积为 75cm2 和 50cm2 的 2 个试件基础上,加入第 1 组 A28-25-100 试件(粘结面积为 100 cm2),形成 50cm2、75cm2 和 100cm2 共三组粘结面积的对比。可知,当粘结面积从 100cm2 减小至 75cm2 和 50cm2 时,抗剪粘结强度分别增高了 3.1%和 8.4%。而文献 [21]采用环氧树脂粘时,当粘结面积由 100cm2 分别降低至 75cm2和50cm2时,粘结强度分别提高了11.8% 和 25.8%。可见,当采用 HPCA 时,尺寸效应程度减弱,主要是因为环氧树脂的发生 C 类破坏,而 HPCA 的发生 B 类破坏。

  3 HPCA 抗剪粘结强度预测

  3.1 破坏模式与强度的关系

  由 2.2 小节知,A7-25-100 试件中发生 B 类破坏的抗剪粘结强度(2.30 MPa)大于 C 类破坏的(2.07MPa 和 1.77MPa)的,提高幅度分别为 11.1% 和 29.9%;A90-25-100 试件发生 B 类破坏的抗剪粘结强度同样大于 C 类破坏的。而且,从常温条件到高温条件下,试件的破坏模式从 B 类破坏转变为发生 C 类破坏,抗剪粘结强度也随着降低。综上可知,发生 B 类破坏的抗剪粘结强度是大于发生 C 类破坏的。

  此外,尽管 A90-70-100 组中发生 A 类破坏的试件其抗剪强度相比发生 C 类破坏的试件提高了 10.7%,但由于仅 1 个试件发生 A 类破坏,这种规律的确定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和理论分析。

  3.2B 类破坏抗剪粘结强度

  结合 2.2 小节的参数分析可知,在剔除无效数据后,常温条件下且龄期超过 28d 的 HPCA 试件以及 A7-25-100 中 1 个试件发生 B 类破坏,该破坏模式下的抗剪粘结强度受材料自身强度和粘结面积的影响。由于当粘结面积在 50~100cm2 范围内时,粘结面积的变化对于抗剪粘结强度的影响较小,影响幅度小于 10%,因此忽略尺寸效应的影响。

  4 结语

  (1)在常温条件下,本文采用 HPCA 试件的破坏模式以粘结层内聚破坏(B 类)为主,抗剪粘结强度为 2.61MPa;而采用 NCA 试件的破坏模式为粘结层和 UHPC 板界面脱粘破坏(C 类),抗剪粘结强度为 1.25MPa。短期和长期高温条件下,试件的破坏模式同样以 C 类破坏为主,且抗剪粘结强度减低,降幅 40%~60%,但最小粘结强度仍大于 1.0 MPa。

  (2)HPCA 的抗剪粘结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大,且有早期发展快(7d~28d)、28d 后(28d~90d)基本稳定的特点;常温养护 28d 时,当粘结面积从 100cm2 减小至 75 cm2 和 50cm2 时,抗剪粘结强度分别降低了 3.1%和 8.4%,可能存在尺寸效应。由于试验数据较少,尺寸效应对抗剪粘结强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3)试验结果表明 HPCA 的抗剪粘结强度与其自身抗折强度具有相关性。本文建立了 HPCA 的抗剪粘结强度的预测公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但由于实验数据不够多,预测公式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论文作者:胡文旭 1,李 聪 2,陈宝春 1,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聂建国, 陶慕轩, 吴丽丽, 等.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J]. 土木工程学报, 2012, 45(6): 110-122. Nie Jianguo, Tao Muxuan, Wu Lili, et al. Advances of research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s[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2, 45(6): 110-122.

  [2] 占玉林, 李贵峰, 赵人达, 等. 非金属剪力键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J]. 中国公路学报, 2016, 29(11): 116-121.Zhan Yulin, Li Guifeng, Zhao Renda, et al.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facial bond and slip of metalloid shear connector[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6, 29(11): 116-121.

  [3] Larbi A S, Ferrier E, Jurkiewiez B, et al. Static behaviour of steel concrete beam connected by bonding[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07, 29(6):1034-1042.

  [4] 占玉林, 李贵峰, 赵人达, 等. 有机聚合物剪力键的破坏机理及承载能力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7, 52(3):8. Zhan Yulin, Li Guifeng, Zhao Renda, et al. Failure mechanism and shear capacity of organic polymer shear connectors[J].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2017, 52(3): 8.

  [5] Jurkiewiez B, Meaud C, Ferrier E. Non-linear models for steel-concrete epoxy-bonded beam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4, 100:108-121.

  [6] Berthet J F, Yurtdas I, Delmas Y,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adhesion resistance between steel and concrete by push out tes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hesion and Adhesives, 2011, 31(2): 75-83.

  [7] Luo Y, Li A, Kang Z. Parametric study of bonded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beams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2.

  [8] 孙启力, 路新瀛, 聂鑫, 等. 非蒸养 UHPC-钢板结构界面的受拉和剪切性能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 2017, 34(9): 167-174+192. Sun Qili, Lu Xinying, Nie xin, et al. Experimental reserach on tensile and shear bahaviour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nonsteam-cured UHPC and steel plate structure[J].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7, 34(9): 167-174+192.

  [9] 李聪. 钢-预制 UHPC 组合桥面板界面受力性能研究 [D]. 福州: 福州大学, 2020. Li Cong. Research on interfac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teel-prefabricated UHPC composite deck[D]. Fuzhou: Fuzhou University. 2020.

  [10] 马熙伦, 陈宝春, 黄卿维, 等. 德国加特纳普拉兹超高性能混凝土人行桥[J]. 中外公路, 2017, 37(2): 86-90. Ma Xilun, Chen Baochun, Huang Qinwei, et al. An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ootbridge in Gatenpraz, Germany[J]. 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2017, 37(2): 86-90.

  [11] 赵秋, 陈平, 陈宝春, 等. 装配式钢-UHPC 组合桥面板试设计及性能研究[J]. 桥梁建设, 2018, 48(1): 94-99. Zhao Qiu, Chen Ping, Chen Baochun, et al. Stuy of Tri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assembled steel and UHPC composite bridge deck[J]. Bridge Construction, 2018, 48(1): 94-99.

  [12] Hashemi S, Al-Mahaidi R. Investigation of Bond Strength and Flexural Behavior of FRP Strengthened RC Beams Using Cement-Based Adhesives. ASCE, 2010:689-700.

  [13] Hassan K E, Brooks J J, Al-Alawi L. Compatibility of repair mortars with concrete in a hot-dry environment[J]. 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2001, 23(1):93-101.

  [14] Ziad H, Marco N, Claude S, et al. Innovative solution for strengthening orthotropic decks using UHPFRC: the Illzach bridge[C]. In Proceeding of Symposium on Ultra-High Performance Fibre-Reinforced Concrete, Marseille, France, 2013, 117-12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22204.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