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理工论文》基于大地测量应变率的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

基于大地测量应变率的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理工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2-01-20 08:45

  摘 要: 大地测量应变率场反映了现今地壳运动的特征,能够用来预测地震灾害。本文采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大地测量应变率模型和 1977 年 ~ 2016 年全球震源机制解( GCMT) 地震目录,预测川滇地区每一百年将会发生 26 次 Mw6. 0+、8 次 Mw6. 5+、3 次 Mw7. 0+浅源地震,并分别从内、外符合角度进行质量评估,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预测结果也说明川滇地区的形变模式较复杂,无法简单用块体模型和连续形变模型来描述。

基于大地测量应变率的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

  关键词: 大地测量应变率; 形变模型; 地震预测; 浅源地震

  1 引 言

  地震给人类,特别是给倍受国内外地震学家关注的川滇地区[1,2] 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如 2008 年汶川地震中超过 8.7 万人丧生,造成约 86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准确的地震预测是十分迫切的,它能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常用的地震预测方法有通过适当的平滑算法外推已有的历史地震目录、基于活动断层模型研究以及基于空间大地测量应变率等。通过适当的平滑算法外推已有的历史地震目录是一种直接简单的预测方法,但这种方法易受历史地震目录累计时间过短和事件记录不完整的影响,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局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水平[3~ 7]; 基于活动断层模型的预测方法常受已有的活动断层图像不够完整、详细的限制,但该方法在许多地方都未能得到很好的结果[8~ 10]; 伴随 GNSS 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大地测量应变率场预测地震活动成为可能,其优点是应变率场取决于大地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因此,它不受历史地震目录和活动断层图不完整的约束[11~ 13]。

  本文基于川滇地区最新的应变率场模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形变模型( http: / /www.cses.ac.cn / ? p = 3740) ,应用 Bird 等人提出的方法中最优的预测模型 SHIFT_GSRM2f 预测川滇地区的浅源地震活动[12]。

  2 原理与方法

  2. 1 浅源地震预测原理

  研究构造活动断层附近的应力场有助于了解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大地测量应变率可以转换为地震矩率,这在预测地震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14]。为了将获得的大地应变率结果转换为川滇地区长期平均地震活动性的预测,我们遵循 SHIFT( 从构造推断地震危险性) 假设和算法[11,13]。

  SHIFT 假设的主要思想: ①基于最类似的板块边界类型的频率/震级关系,将地震矩率转化为沿构造断层的长期地震预测值[13,15]; ②构造断层的地震矩率可以通过最类似的板块边界类型的应变速率张量和平均耦合地震厚度( 即无量纲地震耦合系数×孕震厚度) 来计算[13]。

  2. 2 浅源地震预测方法

  我们使用 Brid 等[11,12]开发的 SHIFT_GSRM2x 程序中的最优预测模型 SHIFT_GSRM2f。采用 GCMT 目录和 Bird 提出的 PB2002 刚性板模型[16]、Bird 等人建议的板边界分配规则[11],以及由 Bird 等人确定的其他必要参数[15]作为输入,计算得到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值。

  3 结果与质量评估

  3. 1 预测结果

  本文 以 0. 1 级的震级间隔进行了 Mw6. 0 + 至 Mw7. 4+共 15 组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如图 1 所示。从左往右分别对应 Mw6. 0+、Mw6. 5+、Mw7. 0+浅源地震活动的预测结果,其中预测值表示每年每平方千米发生的相应等级的地震数量。

  对图 1 预测结果中的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做一个±30 km的缓冲区,如图 2 所示,对缓冲区内的面积和预测值( 每年每平方公里发生的相应等级的地震数量) 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缓冲区面积仅占川滇地区 ( 97.5°-106°E、21° -34°N) 的 7. 9%,但是预测值却高达 14%。

  图 1 和图 2 的结果表明: ①最高的预测值主要分布在鲜水河-小江断裂带,达到 14%; ②第二高预测值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 ③东边的四川盆地整体预测值较低。

  川滇地区百年尺度上不同震级范围的浅源地震数可以通过对本文 15 组预测结果进行面积积分。积分结果如图 3A( 红色圆圈) 所示,结果表明川滇地区每一百年会发生 3 次 Mw7. 0+、8 次 Mw6. 5+、26 次 Mw6. 0+ 浅源地震。

  3. 2 质量评估

  从内符合的角度,本文计算了 1977 年 ~ 2016 年 GCMT 地震目录在百年尺度上不同震级范围的浅源地震数( 即图 3A 中的蓝色圆圈) ,然后和本文基于这目录的预测结果( 即图 3A 中的红色圆圈) 进行一致性检验。对这两组“震级-频度”采用非参数 Kendall 协调系数 W 检验,得到 Kendall-W 系数 = 0. 994( 见表 1) ,说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从外符合的角度,需要将本文预测结果和其他外部地震目录进行一致性检验。在 1977 年之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 ISC-GEM 地震目录。

  本文分别统计了时间跨度同为 40 年的 1937 年 ~ 1976 年和 1977 年 ~ 2016 年的 ISC-GEM 地震目录和 1977 年~ 2016 年的 GCMT 地震目录在百年尺度上不同震级范围的浅源地震数量( 分别对应于图 3B 中的实线-深绿色圆圈、实线-金色圆圈和实线-蓝色圆圈) 。额外统计了 1904 年 ~ 1976 年 ISC-GEM 目录中不同震级范围的浅源地震数量,并将它们规划到一百年的尺度上( 即图 3B 中的实线-紫色圆圈) 。

  图 3B 显示,1977 年之前的 ISC-GEM 与 GCMT 地震目录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主要是因为 1977 年前的 ISC-GEM 地震目录存在较大的震级不确定性,导致依据此目录得到的结果不准确[18]。

  为了更合理地对比,本文通过 G-R 模型方法[19]将 1904 年~1976 年和 1937 年~ 1976 年的 ISC-GEM 目录规划到 1977 年~2016 年的 ISC-GEM 目录上,分别对应图3B 中的虚线-洋红圆圈和虚线-浅绿色圆圈。然后用本文预测的结果分别和 1904 年~1976 年、1937 年~ 1976 年、1977 年~2016 年的 ISC-GEM 地震目录的地震事件数用非参数 Kendall 协调系数 W 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 1。结果表明在 95%的置信度下,本文预测的结果与 ISC-GEM 地震目录的历史地震数是一致的,反映本文预测的结果质量较好,可靠性较高。

  4 讨论与分析

  4. 1 影响预测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震预测的主要因素有两点。其一为大地测量的空间分辨率。随着大地测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基于规则格网计算的应变率和原始地震矩率也将会更详细和准确,这将大大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二为全球震源机制解( GCMT)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和分类的合理性。全球震源机制解( GCMT) 地震目录是用来优化预测过程中用到的经验常数,其收集统计的完整性和震源机制解计算分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地震预测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间和地震事件的积累以及震源机制解计算的优化,全球震源机制解( GCMT) 地震目录将会更完整、稳健、合理,这将会提高地震预测的稳健性。

  4. 2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

  地震预测结果可以反映研究区域的地震危险性。鲜水河-小江断裂带是川滇应变场率模型中变形最显著的区域,整个断裂带都具有较高的应变率,且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先前的研究沿这一断裂带定义了 4 个地震空区[20,21],其中道孚-康定地震空区在 2014 年发生了康定 5. 9 级地震,但是其震级较小,释放的能量要远低于积累的能量[22]。因此,这一地震空区的地震危险性依然较高。

  4. 3 川滇地区的变形模式

  地震预测结果能够反映构造环境长期的地震活动水平。越高的地震预测值意味着越频发的地震活动,其构造环境就越活跃,从而离刚性块体的标准也就越远。

  由图 2 可知川滇地震主要集中在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预测的地震数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占川滇区域的 14%,因此,具有明显的板块边界效应。但是同时,其他地区的总应变率和地震预测数量均比较高,其中地震预测数量达到 86%,具有一定的连续变形特征。因此,川滇地区的地壳变形非常复杂,无法用简单的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型来描述。

  5 结 语

  本文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大地测量应变率模型和 1977 年~ 2016 年 GCMT 地震目录,采用 SHIFT_ GSRM2f 模型,预测川滇地区每一百年将会发生 3 次 Mw7. 0+、8 次 Mw6. 5+、26 次 Mw6. 0+浅源地震。

  预测结果分别与 1977 年 ~ 2016 年的 GCMT、ISC -GEM、1904 年 ~ 1976 年和 1936 年 ~ 1976 年的 ISC- GEM 等历史地震目录进行置信度为 95% 的非参数 Kendall 协调系数 W 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内外符合角度说明本文的预测结果较可靠。

  预测结果也说明: ①川滇地区仍存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如道孚-康定空区; ②川滇地区的变形模式非常复杂,无法用简单的块体模型和连续形变模型来描述。——论文作者:詹松辉* ,王华,周波阳,吴希文

  参考文献

  [1] Allen C R,Gillespie A R,Han Y,et al. Red River and Associated Faults,Yunnan Province,China: Quaternary Geology, Slip Rates,and Seismic Hazard[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84,95( 6) : 686-700.

  [2] 阚荣举,张四昌,晏凤桐等.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J].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1977,20( 1) : 96-109.

  [3] Kagan Y Y,Jackson D D. Long-term Probabilistic Forecasting of Earthquake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94,99( B7) : 13685-13700.

  [4] Kagan Y Y,Jackson D D. Probabilistic Forecasting of Earthquakes[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2000,143 ( 2) : 438-453.

  [5] Kagan Y Y,Jackson D D. Global Earthquake Forecasts[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2011,184( 2) : 759-776.

  [6] Wang Q,Jackson D D,Kagan Y Y. California Earthquake Forecasts Based on Smoothed Seismicity: Model Choices[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11,101 ( 3) : 1422-1430.

  [7] Field E H,Biasi G P,Bird P,et al. Uniform California Earthquake Rupture Forecast,Version 3 ( UCERF3) : The Time-independent Model[C]. U.S. Geological Survey Open -File Report,2013-1165,97.

  [8] Petersen M D,Zeng Y,Haller K M,et al. Geodesy- and Geology-based Slip-rate Models for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Excluding California) National Seismic Hazard Maps[C]. U.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2013-1293,80.

  [9] 张国民,马宏生,王辉等.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 3) : 602-610.

  [10]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等.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中国科学·D 辑,2003,33( S) : 12-20.

  [11] Bird P,Kreemer C. Revised Tectonic Forecast of Global Shallow Seismicity Based on Version 2. 1 of the Global Strain Rate Map[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15,105( 1) : 152-166.

  [12] Bird P,Kreemer C,Holt W E. A Long - term Forecast of Shallow Seismicity Based on the Global Strain Rate Map [J].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2010,81 ( 2) : 184 - 194.

  [13] Bird P,Liu Z. Seismic Hazard Inferred from Tectonics: California[J].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2007,78( 1) : 37 -4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21611.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