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论文》发展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探赜——长三角五所新建校区高校实考

发展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探赜——长三角五所新建校区高校实考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1-11-22 16:28

  [摘要]新校区是高校拓展办学新空间和擘画教育发展新形态的直接体现。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审视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对总览校园很有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长三角五所新设校区特点,提出了教育发展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建议,即强化规划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支撑作用,拓展新校区个性与统一的优化作用,持续加强环境育人的引导作用。

发展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探赜——长三角五所新建校区高校实考

  [关键词]教育发展;十四五;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

  一、“十四五”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要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1]“十四五”开篇之际,纵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我们可以从高质量教育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视域和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三个角度来统领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总要求。

  (一)高质量教育体系视域下的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

  《纲要》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一环。在资源配置不均衡、发展过慢和发展形式单一等制约高校发展的问题上,科学预测决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提升办学条件是高等教育从单一外延式发展向多样化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核心要义。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应当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建设高校创新实验基地群,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培养高质量人才。如是,高校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家争鸣”。高校应从利于人才培育的角度出发,牵住“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在设置培养方案,创设职业化、技术性的教学区、实验室等众创空间中奋勇争先,使其成为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

  《纲要》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人文合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在新校区建设中,坚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原则不动摇,实施可持续的规划建设发展战略,推动高校发展步入绿色转型,建设美丽、平安、和谐校园。高校需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重点能源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和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盘活校园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进行空间翻转式、易物转型式的空间再造和升级,逐步营造研学氛围,从而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可持续的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氛围。

  (三)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

  《纲要》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核心是人才培养,高校的校园设施和环境是最基本的育人呈现,潜移默化中承担着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责。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要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始终将人本身摆在优先和突出的位置予以考量,不断以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的获得感,不断实现人本身的发展跃升。[2]在践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带动学生智力和体力充分、统一的发展,加强学生学业和职业的协同融合。

  二、高校新建校区规划与建设特点分析

  高校校园规划和建设必须“先”字当头、“优”字为要,从“源头”科学决策,从“基础”下足实功。校区规划是指以保障学校发展目标为前提的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是优化校园功能分区、有效空间布局、加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体现和落实。校区规划和建设需要综合各方面设计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组合和功能配置,如功能分区、空间环境布局、育人环境整合等。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是2018年9月启动的新设校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断锤炼设计思路和建设品质的有效保证是兄弟高校新设校区的参观学习和踏勘。笔者走访了长三角五所新设校区高校,对标十四五发展目标要求,从建筑学、教育学视角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展陈新设校区的新发展理念和建设格局。

  (一)长三角新建校区高校基本情况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校两地四区”办学,天目湖校区是在溧阳市政府政策引导下设立的异地兴学典型。校区由溧阳地方出资代建,校区规划用地面积969亩,总建筑面积约69万㎡。校区分2期建设,一期建设用地300余亩,建有教学、生活、科研、体育设施等功能分区,2018年4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投用,共完成14栋单体,建筑面积约16万㎡。天目湖校区生活区设置在北侧,与社区生活配套结合,满足了师生的生活需求。综合楼、体育区在东面和南面沿街布局,与城市实现资源共享。场地南侧布置教学科研功能,实现了景观利用的最大化。北面布置实验室及科研用房等外向性的校园功能,有助于学术成果的产业转化。

  2.常州工学院辽河路校区

  常州工学院是龙城本土老牌本科院校,辽河路校区是顺应常州城市发展和学校办学区位优势新设的校区。新校区2013年5月动工,2016年10月投入使用。校区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38万㎡。功能分区方面,生活区设置在北侧,H型的校园商业满足了在校师生的基本需求。以学习资源中心为领衔的功能楼宇集中于校区东侧,形成学科交融的地理风格。中心景观湖附近布局行政楼、艺术中心和学习资源中心,呈现“水岸”与“绿脉”结合的校园景观。校区内三座餐厅呈三角形分布,满足了公寓区、运动区和行政区师生的就餐需求。

  3.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

  江苏科技大学前身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现已成为具有行业特色的地方领军型高校。该校新校区采用政府承建和学校自建方式建设,总占地面积2350亩,内有192亩东固水库和298亩的景观山体,一期规划建筑面积66.46万㎡。校园建筑依托景观山体和水库依次呈现,打造山水校园景观。学科相近建筑组合排列,并靠近教学区。校园核心区设计了使用率最高的公共教学楼和图书馆,并对称设计两个学院组团,东南、西南两个区域则设计了学生宿舍组团,布局合理便捷。

  4.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校区

  前滩被誉为第二个陆家嘴,上海纽约大学是长三角地区中外合作办学中新设校区的老牌高校。前滩校区2019年5月动工,预计2022年完工,建筑面积约11.4万㎡。学校以“世界成为你的课堂”为理念,打造融汇共通的文化空间布局,主要有教学区和运动区两大功能区域。教学楼呈风车式分布,其余是四栋建筑的单体呈现,形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多样化的协作环和综合体,教学楼中央区庭院区与20多块小绿地的户外空间互相衔接,满足了师生社交、休闲需求。

  5.宁波大学梅山校区

  宁波大学梅山校区由宁波大学和北仑区政府合作共建,总占地约602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2015年12月开工,2018年7月投用。校区整体设计风格既传承宁波大学主校区特点,又注重海洋文化特色。以共享教学区为核心,形成生活区、科研区和运动区一核三翼的格局。各式建筑以中央景观湖为中心有序分布,岛屿式布群更具特色风格。科研院所和国际中心沿街布局,与城市实现资源共享。校园内近10座桥梁连接各功能分区,独立且融合。

  (二)基于建筑学、教育学视角的对比分析

  其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采用“主轴+簇群”模式,教育资源的高效集聚,有利于资源集约利用。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增加各交往空间的交融渗透。建筑集约化,打造教学、科研、生活一体化学术圈。景观集中化,打造校园空间主轴。功能复合化,连廊式公寓组团打造江南文墨书院。规划建设特点是:总体功能规划,分期建设,通过建筑连廊、功能分区,充分发挥建筑群作用,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服务学生的需求,实现了书院式公寓的打造目标。

  其二,常州工学院辽河路校区按人本、科学、生态、文化、新颖、和谐原则建设,将传统江南庭院与现代园林风格相结合,建筑集约与规整融合,动静分离,特点鲜明。以宽水域湖面为景观核心,发散式功能辐射。围合式公寓形成组团分布,商业实体星布其中。规划建设特点是:一次性规划和建设,规划功能完善,功能分区清晰,功能区之间实现了有效呼应和补充。

  其三,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从“用户”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全员参与设计的协同作用,以文理楼为标志性建筑,采用“多幢多层”建筑分布,以连廊连接组团。规划特点是:利用景观山体等自然景观与校园建筑群形成生态对话,营造山水校园之美;因校区土地置换等因素,适当变更部分建筑功能布局以适应学校发展规模需要。

  其四,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校区在公共空间设计运用上匠心独运,建筑美观性和功能性兼备,室内外空间拓展充满无限可能。以学生为中心,全力打造一个紧凑而和谐的学习社区。发挥校园第三空间功能效应,打造研学平台;发挥陆家嘴的辐射效应,与城市周边形成大知识社区的互融。规划特点是:室内外空间利用紧凑,建筑设计新颖,通过建筑群功能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形成紧致良好的教学科研及生活学习空间。

  其五,宁波大学梅山校区以“一研究院、两学院、三基地”为载体,院落式组合建筑群布局精巧,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联通效应。各段学生公寓依次展开,打造学生公寓组团的社区活动集群。规划特点是:占地亩数较少,但建筑容量较大,各建筑以院落为组群分布灵活,校园水系发达,各功能分区以水系物理分隔,又通过纵横的桥梁道路有效连接各区块。

  三、发展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启示

  (一)强化规划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支撑作用

  以国际化校园高标准定位,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国际一流院所的实验室共建合作,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打造国际化育人平台。校园在设计建造、文化传承和服务理念中贯穿“国际化”全过程,以国际化视野和标准植入校园管理全范围。发挥室外环境空间的融合互动,打造学生活动广场(文化广场、艺术广场、休闲广场等),集学生表演、行为艺术、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融观赏、聚集、空间于一体,适度聚集,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借鉴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和西方住宿制书院模式,将书院公寓发展格局作为核心模式,深化书院公寓组团打造,引入党团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学生服务驿站、自习室、公寓流动书厢、健身吧等多种载体,打造书院公寓的育人空间,打造各具特色的书院组团特色。

  (二)拓展校园个性与统一的优化作用

  校园功能应该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充分考虑设置院系的资源共享、工作便利和设备使用效率等,注重校园整体布局、海绵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提高办学效益。结合周边地区规划,优化和衔接功能分区,总体注重拓展功能、单体注重与总体的协调,尊重校园场地现状,优化利用具有潜质的自然资源,发挥校区自然生态优势,增加绿地的景观变化以及周边建筑的界面变化,形成远近有致、疏密互现、个性与统一相结合的丰富校园景观。以建成建筑和基础设施小型改造为突破口,改善完善、提档升级原有使用功能。注重校区内特色景观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尽可能拓展学生学习和交流空间、优化学生居住条件

  (三)持续加强环境育人的引导作

  用依托办学优势,结合属地特有的经济、社会、人文等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形态特征,融合校园规划模式的自由多元和人文气息,逐步形成特色。充分演绎校园建筑的点状、线状、块状与院落围合等不同建筑形态的呈现,增加建筑间的庭院、平台、连廊、敞廊、架空层,为师生提供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也使校园建筑组合达成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转译与延续。打造富于创新创意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和学术活动提供优质平台,实现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文和绿色的和谐统一。创造书香校园的浓郁气息,进一步拓展课堂空间与课外交流空间的结合,在垂直交通节点、楼层顶端等地方设置绿化平台、挑台、凹入式遮阳绿化空间以及屋顶花园等构成多层次的绿化系统,创造丰富的立体生态绿化空间,推进绿色建筑、海绵校园建设进程。借用空间句法思想,增加混合使用功能区域,强化整体布局的通达性和关联性,在满足师生对校园美好生活的向往驱动下,实现各区域功能的混合添加和粘合效应。——论文作者:王彩芳董慧琳史柯清何之悦

  相关期刊推荐:《高校后勤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面向全国高校后勤公开出版的理论刊,本刊全方位反映了高新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科学管理,促进高校后勤学科建设。设有:专题特辑、理论研究、深化改革、科学管理、思政撷英、队伍建设、房改专题、后勤企业等栏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21085.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