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论文》“植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植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1-05-11 08:15

  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指导性的文件,不断明确和强调了课程思政工作。文章在“植物学”原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探究了“植物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理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课程思政自然地融入“植物学”的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与人生价值观全面发展。

“植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植物学

  一、引言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指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

  二、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大学生须要接受思政教育

  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担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历史重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仅要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还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

  多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政治立场问题,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舆论问题,甚至违法或犯罪行为。2019年末延续至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其间,微博名为“许可馨”的博主发布了极为不当的言论[3],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4]更是可以用“丧尽天良”四个字来形容。这些极端事件的出现是偶然的,但其中也存在着必然性,这无疑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当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成绩,唯‘分数’论时,势必也会让部分学生将‘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目标。[4]”

  另外,在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早已经纳入其中。那么,作为高等教育,特别是其中担负着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后备力量的师范类专业,更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系统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教育意识,并在以后的教学岗位上,身体力行,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

  (二)从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现状来看,必须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80%左右的高校课程都是专业课程。多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常常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都是没有必要的,更未曾考虑过,将思政教育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事实证明,仅仅依靠少量的思政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显然是不够的,专业课程教学也是思政教育最主要的载体。而且,绝大多数学生未来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专业学习和教育会影响其一生的世界观和职业观。因此,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的关键在教师。只要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根据不同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就可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2]。

  (三)“植物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可行的

  “植物学”是高校农林、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怎样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是我们课程组近几年来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指导下一直在思考、改进并逐步完善的一项工作。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发布,这项工作将进一步系统化、常态化。本课程组首先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并将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纳入其中,充分挖掘课程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找到“植物学”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力求两者的自然相融。

  三、在“植物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植物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关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

  “植物学”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以及野外实习。“植物学”理论课程又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中。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器官,在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形态、结构、结构特点,均与其功能及生理特性相适应,同时与植物的生存环境相适应。另外,植物的局部与整体关系,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同居群之间、一个生态系统内部的不同生物因素之间及其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等,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而“最为低等的”高等植物——苔藓植物中颈卵器的出现,是其进化特征,在较高等的高等植物——裸子植物中,颈卵器的逐步消失则同样是进化的表现。低等植物藻类生活在水中是原始性的表现,而在最高等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中同样存在水生植物,则是进化特征。生物界的这些特征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奠定了自然史的基础。如此种种,在教学中都可以自然地融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政教育。

  (二)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为起点,以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构成它的两大支柱,在两大支柱之上,支撑着怀疑、批判、冒险、创新等精神。“植物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实证、理性、怀疑、批判、创新、发展的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随着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研究工具和研究技术的飞速发展,这门传统的基础学科不断地推陈出新,教材也在不断地被改写。而植物分类学中,新种的建立和新属的发表,已定命名种的重新定命名或发表、废除、归并,无不是对旧知识的怀疑,以及在求证基础上新知识的建立,而这些也大大推动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多次修订及不断发展完善。

  “植物学”发展史上,有很多重大的事件和很多植物学家可歌可泣的事迹。从早期李时珍的跋山涉水实地采集、观察中草药并编写《本草纲目》,到活化石植物水杉的发现和坎坷的命名过程,再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并提取青蒿素,用于虫媒传染病疟疾的治疗的事迹等,都是科学精神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众所周知,兰科植物为植物界最为进化的类群,正常情况下是依靠某种动物、分泌物、重力作用或风力等外在媒介进行异花传粉的。而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刘可为等观察发现,大根槽舌兰在温室这种无传粉媒介的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能够逆重力作用完成自花传粉。经其原来所在的黄来强教授的团队研究发现,这一机制是该物种繁殖的唯一途径,并提示它是该物种为适应其缺乏传粉媒介的生态环境而进化出的繁衍策略,该策略可能广泛存在于其他类似环境中的种群[5]。这一发现,不但颠覆了整个学界对植物界传粉方式的传统认知,改写了教材,而且还作为封面特别推荐文章发表于《nature》杂志。这一研究成果对于认识了解兰花的繁育系统以及生物对环境演变的适应及其进化机理都有重大意义。而这一重要成果正是笔者团队怀疑、批判、求证等科学精神的体现。

  当然,科学精神的培养也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因势利导。例如,当新冠肺炎病毒在祖国大地肆虐期间,2020年1月31日,在仅有实验室体外研究结果而没有临床研究的情况下,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向媒体提供《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文[6],误导民众聚集抢购双黄连口服液,造成恶劣的影响和后果[7]。此时恰逢“植物学”课的绪论中“生物的分界”内容的学习,讲到无胞生物界(病毒界),借此契机,将此事件作为一个反面素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实证性和理性的科学精神。

  (三)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

  塑造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进行课堂设计,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也就是通过重走科学思维过程训练,建立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伦理观,培养正确的生物学思维意识。

  我们常常说一篇科学研究论文就是一个“故事”,我们要把这一个个故事讲完整,讲明白。从问题的提出,到技术路线的确定、实施,再到问题的最终圆满解决,这就是科学的思维过程。上述关于大根槽舌兰自花传粉现象的发现,到明确提出它是植物界可能普遍存在的繁衍策略,正是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求证、推论的结果。

  在讲到“植物分类学”的不同发展时期以及各时期的不同分类系统时,结合各个时期的特点,分析不同分类系统的特点、优缺点,使学生了解不同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原因。讲到系统发育分类法的几大现代分类系统时,首先明确,它们的出现是在过去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是在1959年《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生物进化论发表以后,以植物进化的观点为出发点,各大现代分类系统才逐步建立起来的。但是,由于植物漫长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古植物的灭绝,化石资料的残缺不全,新种的不断形成和发现,学者们的认识难以一致,在学术观点上形成不同学派,产生了不同的分类系统。所以,随着新资料、新证据的出现,各大系统也各自经过了多次的修订。特别是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的最新的APG分类系统,更是全世界大部分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智慧的结晶。

  相关知识推荐:怎么联系杂志发表论文

  通过类似上文的诸多实例,让学生明白,“植物学”理论以及任何一门其他理论都不是终极的真理,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诸多未解决的问题。所以,后人不应被旧理论和旧知识所束缚,要学习老一辈植物学家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不迷信权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仔细观察和思考,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伦理观。

  (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专业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推动大学生认真学习、报效祖国和社会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有很多这方面的思政教育元素。

  例如,在绪论中,结合生物分界系统的讲授,提到造成当前重大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传播特点,希望学生作为生物门类专业的大学生,一方面做好自我防护,另一方面尽到自己的宣传义务,担当社会责任。

  再如,在讲种子的组成时,强调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是新的植物体的幼体,再加上种子数量多,个体相对较小,易于保存等特点,因而成为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载体。由此进一步提到时代楷模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在自身身体状况很不乐观的情况下,走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收集上百年后可能会对人类有用的植物种子,为我国特别是青藏高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作为援藏干部,他更加希望多为藏族培养科研人才,播撒希望的“种子”。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了推动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还有,《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位作者,164位绘图人员,经过80年的大规模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等工作积累、45年艰辛编撰,才得以于2004年10月全部出齐。此书不仅摸清了中国的植物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对国家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不仅实现了中国几代植物分类学家的夙愿,也充分体现了一代又一代植物科学家的科学坚守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展现了科学工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怀。

  正是科学家的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和工匠精神,才使“钟扬们”义无返顾地担当起了一个又一个重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以此教育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崇尚这种精神,以我们的民族为骄傲,为我们的民族文化而自豪,增强民族和文化自信。

  (五)提升生命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生命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在中小学科学课或生物课中就一直在强调并努力达成的一个教学目标,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是我们立德树人的一项任务,应常抓不懈。

  教师在讲到我国的植物资源及其利用情况时,通常会指出我国地域辽阔,植物种类丰富,仅被子植物就有近三万种,保存了许多特有的植物类群。其中,我国裸子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多种活化石植物,它们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而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其中中药绝大多数为来自于植物的中草药。这些内容通过教师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讲授,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结合“植物多样性的概念”“我国资源保护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等内容的学习,引申并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更会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植物学”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特别是其中的野外实习环节,更是进行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一课。让学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植物资源和实习的便利条件,在实践中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美,学会欣赏植物生命之美,提高其对植物欣赏的品位和对生命的尊重,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资源保护意识及审美情趣,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师要精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适时地融入各种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真正地使价值塑造内生为课程教学中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达到相应的知识、能力与情感培养目标,实现知识、技能和人生价值的全面发展[8]。——论文作者:董美芳,何艳霞,陈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19786.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